第四期(2021年6月3日,下午2-5时):养老金给付,退休年龄改革及自动调整机制,北欧养老金保障特点
参与者:10名参训人员,来自人社部社保中心和第四届全国社会保险精算工作骨干团队成员
- 胡爽,国家社保中心
- 盖根路,天津
- 温净,天津
- 尹伟,河北
- 冯冀勋,河南
- 张祺,湖北
- 钟晓星,湖南
- 丁长发,重庆
- 杨薇,云南
- 王庆红,新疆
-
2:00 – 2:05
介绍
国际劳工组织高级精算师Simon Brimblecombe
2:05 – 3:20
技术研讨:养老金给付、退休年龄改革及自动调整机制
- 精算师在待遇计发、风险评估和与养老保险待遇给付相关的政策问题上发挥的作用
- 在评估模型中建立人口模型(包括对死亡率的考量)
- 上调养老金的成本及其他待遇的指数化——需要哪些假设、对现金流预测会产生什么影响
- 精算师在确定自动调整机制中发挥的作用
Costas Stavrakis,社会保障专家,曾任塞浦路斯劳工、福利和社会保险部首席精算师
3:20 – 3:30
休息
3:30 – 4:45
专题研讨:北欧情况概述
- 介绍瑞典、丹麦、德国和芬兰采取的不同方法
- 四国社会保障概览、补充养老保险和筹资
- 上调退休年龄、灵活设置退休年龄(正常退休和提前退休)的方法
- 不同的保障措施——名义账户制、缴费确定型、待遇确定型,以及各制度如何相互结合
- 如何提高养老待遇水平/缴费
- 关于自动调整机制的概述和国际案例分析
- 这些国家名义账户制的发展趋势
Ole Beier Sorensen,养老保险专家,曾任丹麦ATP养老保险首席研究员,目前为欧盟、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项目提供技术支持
4:45 – 5:00
答疑